大家看了这部电影吗? The Secret Life of Pets
适合对德语有要求的同学的一种理想化的德语学习方法
小王
这是一篇没有实际内容的流水文。对象是“对德语有要求的同学”。自己肩膀上的担子要先卸干净,哈哈。但“对德语有要求”也是个很大的概念,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德语有要求。
我觉得除了一直身体力行地将自己练习德语的成果和大家分享、暴露自己的不足之外,还应该隔三差五地唠叨些个人感悟。
本文极力避免理论化,尤其是使用二语习得理论和语言学理论,但终究这是一篇比较空洞的文章。因为我觉得学语言时间很平常的事情(详见第6点)。有些观点在自己以往的学生上已经推行,但更多的内容自己也不能全部做到。
1. 吃透教材,养成背诵的习惯
吃透的意思是在基础阶段熟背每一篇课文。熟背的意思是尽量模仿课文音频的语音语调的基础上,熟读后能背诵,而且背诵不破句,几乎形成条件反射,就像我们现在听到“白日依山尽”,马上就会脱口而出“黄河入海流”一样。所以在基础阶段,背诵的文章宜选用配有音频的文章。
这时候我要感谢母校上外附中七年的外语基础教学。从中预年级开始Look Listen and Learn的课文每天都熟读20遍背诵,期中期末考试抽背。初二开始学习Look Ahead,亦是如此。直到后来课文越来越长,而且已经积累了不少内容,才开始不做背诵要求。但是今天打开Look Ahead随便翻一页,脑海里都能浮现James Brady和Karl Schiller暗地里争风吃醋的对话,温习片刻又能张口背诵。
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童子功?
想听小王献丑背诵Look listen and learn课文的,烦请移步“历史消息”,查看2016年3月5日的“Gunpowder, treason and plot”,哈哈。
然后回来我们扪心自问一下,现在能够脱口而出的成段德语,能有多少?
2. 选择难度适宜的文章进行拓展训练
难度事宜的意思是在基础阶段选择浅显易懂的文章,即便到了进阶阶段也不盲目追求词汇艰深的文章。
不忽视简单的文章。简单的文章往往能更易理清行文逻辑。如选择难度过大的文章,容易将精力消耗在对于词汇的表层理解,而忽视句与句之间、篇章与篇章之间的逻辑。
3. 初级阶段少问“为什么”,以积累为主
少问“为什么”的意思是:初级阶段由于德文和中文的差异性,学习者容易就某个局部语法点提出归纳性的问题,如:
- 为什么太阳是阴性的,月亮是阳性的?
- 以e结尾的名词是不是都是阴性的?
- 表示“去哪里”的时候,nach和zu有什么区别?
甚至
- 第二将来时我觉得没什么用,可不可以不学?
相信每一个老师都可以花上一些时间来回答初学者的这些提问,并且能从词源上、语言发展史上、语用学等角度特别详细地作出解释。
但是这些解释对于初学者并无多大用处啊!
初学者的任务见第一条,也就是吃透教材。吃透教材本质就是熟背课文,语言的规律在自己有了一定积累后,再加上老师的辅助总结,然后形成自己的记忆方法和语感。
4. 进阶阶段多问“为什么”,以提高输出能力为主
有了语言的积累之后,初级阶段的哪些问题回过头去一看,都不再算是什么问题了。这时候也已经能脱离教材、大量接触原文、现实中的源语言,从各方面来弥补“课本德文”和“现实德文”之间的差距。
这时候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:为什么他在这儿这么写、用这个词、德国人的发音怎么和老师教得不一样,怎么德国人平时聊天我还是听不懂,问题出在哪儿?如果是我,我会在这情景下怎么说,怎么写?归根结底一句话:我怎样更接近母语者在同一场景下的表达能力。
写到这里,一定会有人问:怎么才算过了基础阶段,到了进阶阶段?
这种评判是最难做的,但评判标准到也有很多。比如:外国语学校德语班毕业生,只要学的不算差的,都可以算作过了基础阶段。有些好学生在中学就到了进阶阶段。
如果是大学开始学习德语的,那么认真读完四年,勉强可以算过了基础阶段,这里要正视年龄的因素。
但是,更多的同学既不是外国语学校德语班,也没有机会读德语专业啊。是的,但是你们有自己的专业,能够学德语的同时学一门专业,知道有多令人羡慕吗?
所以我个人的观点,无论起点怎么样,无论“出身”如何,能满分通过德福,这差不多可以说已经到了进阶阶段了。目前德语考试和英语考试相比,还是处于较不发达的水平。比较标准化的,除了德福之外,DSDII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的,德适或者歌德学院其他阶段的考试参加的人数并不多。更重要的一点,高级的量化考试,如英语的SAT、GMAT、LSAT和GRE,具备同等难度的德语考试几乎还是空白,所以只能选取德福这一个目前标准化较高的考试作为衡量依据。这里还要强调一下,大家都知道,德福的满分是允许错题的......,所以进阶阶段的门槛其实还是很低的。
5. 几个好习惯
- 坚持。学习是一种习惯,不是阶段性的任务。如果你能坚持每天晨读、或晚读,在一定时间后的效果是质的飞跃。
- 找准自身定位,不好高骛远。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。初学尤其忌读文学作品,进阶者推荐科普读物或报刊文章。偶尔一段小诗增加学习兴趣另当别论。
- 写作关注行文逻辑、多用“同义改写”,即同一个事物避免用相同的词语,严禁用中文打底稿翻成德文。
- 语音语调是非母语学习者永远学不完的主题。任何阶段的学习者都应关注单词重音、句子重音、语调、节奏、停顿、连贯性,而这个功夫在初学熟背课文时就应打下基础并养成习惯。在不该停的地方停了,或者该降调的时候(无意识或有意识地)升调,即便单词的语音再准确,仍会造成歧义或者打破对话的连贯性。任何时候保持持续改进语音语调都是应有的习惯。
- 学习不贪多。德语教材一种足以。又譬如训练听力,相同的一段精听10遍的效果比10段不同的内容各听一遍的效果好得多。
6. 学德语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
就像吃喝拉撒一样,每天都要做。一做可以一辈子。
也没有什么高大上,是很多人求生、晋升的手段,当然也是更多人的业余爱好。
如果能把学习过程当做一种爱好,那真是太好了。
但最忌神话德语、盲目崇拜,尤其将学外语等同于学文学、或者学了外语就一定要翻译,而且翻译又是文学翻译,文学翻译呢,又是外译中。各行各业能用的德语的地方真是越来越多,日常生活中买卖二手车、银行贷款、年底报税、亦或是建立公司、同IHK打交道、撰写商业计划书,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地地方。除了德语专业之外,任何其他的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词汇和表述习惯,法院信函、数学建模、生化科技、汽车传动、质量管理,哪个领域不得我们学一辈子,何必拘泥于德语文学/翻译本身呢?
7. 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
这是我们成年人最不愿意干的事情。尤其当你学了一定时间,或已经取得一些地位,在很多人眼里是个榜样的时候,就更不愿意直视自己的不足了。
正因为成年人有这样那样的心理包袱,所以我们永远不能像婴儿那样将一门语言学得很完美。但是,当你知道了这一点却又不去做,难道不觉得自己很怂吗?
8. 关注德语学习联盟
和我们一起开口朗读。不管你是初学者、或者已经高分通过了德福、已经在德国工作生活、是德语教师、或者只是想回忆几十年前学德语的感觉,现在仍不算晚。
Xinjia Wang | @德语王老急
Allgemein beeidigter Dolmetscher und durch die Präsidentin des OLG Düsseldorf ermächtigter Übersetzer für die chinesische Sprache
德国高级法院宣誓口笔译
微信号: nogerman233